2023年3月31日至4月2日,由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南省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海南文旅大会组织委员会支持的“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暨课程思政培训”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思政引领、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旅游管理类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院校代表齐聚一堂,会议主要内容包括教指委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总结、课程思政培训、专业课程思政指南编写等,近300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共同探讨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发展与建设。

一、开幕式及主题发言
4月1日上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人文社科教育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张庆国,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田卫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王丽娜,海南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高佃恭,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管理与法律出版事业部主任于明在开幕式上致辞。会上,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赵书虹教授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进行了工作总结。

高佃恭副校长作了题为“扎根海南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报告,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海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成果。

教指委副主任马勇教授作《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解构与开发创新重构》主旨报告,对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进行解构,从基准点、闪光点、创新点、驱动点四个方面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
教指委副主任高峻教授以《多学科支持下的研学旅行教学实践基地课程与活动设计》为题做主旨报告,通过若干案例分析,指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应突出价值取向中心,多方面整合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
教指委副主任张捷教授、宁波大学旅游学院沈世伟院长以《中外合作办学框架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若干思考》为题做主旨报告,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回顾和总结,并介绍了宁波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中法合作的办学经验。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罗秋菊教授作《阿者科计划与旅游学科发展》主旨报告,会上,介绍了“阿者科计划”项目的影响力,并且从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调研方法、带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二、课程示范与分组讨论
4月1日下午及4月2日上午,分别由塔里木大学李俊、南开大学杜炜、湖北大学刘军带来《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接待业》三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分享,同时就“如何建立课程知识体系?”“怎样结合专业知识挖掘课程思政内容?”“如何实现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点的有机融合”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了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4月1日下午,围绕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四个专业课程思政指南的编写,与会专家通过分组讨论,就编写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发言。下一步,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将继续吸收借鉴各方意见,突出科学性和创新性,高质量地完成指南的研制工作。

4月1日晚上,召开新文科·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精品资源建设座谈会,教材编写团队为大家深度分析和讲解了高等教育出版社《旅游学概论》《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接待业》4门专业大类核心课程教材及配套资源,会上,专家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互动,进一步明确了新文科背景下提升教材建设水平的重要使命。
三、代表发言与工作会议
4月2日上午,高等教育出版社姚建婷作《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主旨分享。同时,分别由上海商学院姜红、南开大学姚延波、中山大学罗秋菊、三明学院罗金华进行主旨发言。专家们分别汇报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四个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指南编制工作。

4月2日上午,由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田卫民作《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试点验收工作准备建议》发言。田卫民主任提出,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试点进入验收期,需要从评价视角、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关注。其中,评价视角涉及教学质量达标、专业建设成效、专业负面清单;指标体系包括管理端、教师端、学生端,共计8个方面、21项具体指标。同时,希望在未来各高校进一步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水平。

本次会议紧密聚焦“思政引领、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三大主题,全面展示了旅游管理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成果和特色。未来,各高校要对照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要求,以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保障有力为目标,进一步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全国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