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第三届应急管理和政策分析年会(CEMPA)暨海南大学应急管理青年学者论坛——研究生篇
    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27


研究生学术论坛一于11月26日上午在海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逊厅举办,论坛以“典型应急管理案例研究”为主题,参会的各位年轻学者围绕该主题,进行了精彩的研究汇报。


论坛的上半场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王凡凡主持。王凡凡老师做了精彩的开场白后,由同学们一一汇报。

来自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生陈泽鹏基于推拉理论的研究视角,通过结合在西安市Z社区的实地调查发现,初步解释了负向推力和正向拉力共同推动城市社区应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王峥通过建构“自我参照-刺激-迭代”总体分析框架,全景呈现Y省S市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从社区“三人小组”到“三公协同”的工作机制迭代演进过程,分析应急情境下创新性任务型组织发挥环境适应能力并实现应急效能的实现机制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杨斌基于技术—组织—环境分析框架,结合粤港澳大湾与美国EMAC应急跨域应急联动的案例分析,对粤港澳大湾区应急联动存在的短板及突破进行学理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王竞杰通过网络的建构、网络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网络演化的模拟探寻重大突发事件政府间应急管理网络的影响机制;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黄禹铭采用SonwNLP法对微博数据进行情感分类,用LDA法进行主题建模和情绪分析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生闫铭轩以“7·20”郑州特大暴雨引致的洪涝灾害为例,采用风险过程的视角,基于 DROP 理论构建了包括致灾因子识别模型、风险模型和系统脆弱性的城市韧性系统模型组,并结合其他样本的特征值探讨了韧性与风险减弱之间的实证关系

最后,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李春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向天怡作为点评人,对同学们的研究汇报进行了肯定,并为每一位同学今后的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论坛的下半场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强主持,王强老师对每位汇报人以及汇报题目进行简单介绍。随后汇报人对自己的论题进行了详细汇报。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士生段永彪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陕西工作组的实践过程为例,基于田野调查和政策文本,运用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对X市新冠疫情防控中央专项督办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功能进行探析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张洪川通过对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方案”演进过程的回溯考察,尝试探究持续不确定性何以驱动应急政策变迁这一关键问题;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彭婷基于组织信息处理视角,进行了区块链技术影响应急供应链敏捷性研究;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本科生代晨曦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框架入手,论述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基层应急管理准备工作中基层政府的角色及其与主体间的沟通机制,总结基层政府联通各主体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并探析出农村基层应急治理效能优化的实现逻辑。

最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鑫涛、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李一作为点评人,结合自己的专业经历,对下半场同学的汇报做出了精彩点评并交流了指导建议。

研究生学术论坛分会场二的主题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上半场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魏诗强副教授主持。首先来自吉林大学的傅昱玮博士讲解了我国基层应急动员的多为论析;其后,来自中山大学的段芳博士讲解了地方财政能力与府际应急支出竞争;而后,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武浩杰博士讲解了政社应急协作临时组织的生成渠道----基于情景-结构-功能框架;第四位讲解人是来自贵州财经大学的周艳米硕士,为在场观众讲解了中央和地方防灾减灾救灾政策规划文本量化研究;最后,由来自西南政法大学的黄榆培硕士展示了他的研究课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物资保障政策分析----基于11份省级新冠肺炎相关政策文本的Nvivo研究。会议的第二环节是专家老师的点评环节,由来自郑州大学的李志刚老师和来自电子科技大学的梁健老师进行了深入精准的评价,各位博士生同学在听到老师的评论和意见后表示受益匪浅,并且后续会根据老师的建议完善自身的课题研究。

会议的下半场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何毅主持。与会的研究生同学围绕主题各抒己见,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汇报。来自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何冰展开了名为“中国古代灾害思想与实践述评”的汇报。该研究对历史灾害管理文化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同时对古代灾害管理开展了全面的梳理和逻辑总结,为中国如今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供了建设性启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何路以“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研究进展与趋势”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何路通过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进行整体描述,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对其开展研究,从而挖掘出了当前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热点主题。基于此,他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刘明慧以2019年支援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作为案例,开展了基于IAD理论框架的应急对口支援机制研究。刘明慧指出了当前应急对口支援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奥斯特罗姆的IAD框架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最后为我国应急对口支援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议。来自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黄杰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信息发不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探究”为题进行了分享。黄杰以信息发布视角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以及相关网络舆情进行梳理,以“信息发布主体—信息质量—网络舆情”作为分析框架构建研究模型展开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本科生周嘉祎以多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为主题,进行了名为“多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应用探析——以西北多民族地区为例”的汇报。他对多民族地区突发事件的特点以及成因进行了介绍,并说明了“一案三制”体系应用于多民族地区的优势所在。此外,周嘉祎还指出了将“一案三制”应用于多民族地区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最后,华北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淑华、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冯潇就以上同学的汇报给予了深刻的点评。

研究生学术论坛三以“风险沟通与舆情治理”为主题,论坛的上半场由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郭景涛主持,各位年轻学者基于该主题,展开了精彩的研究汇报。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博士生李崔茜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后,构建了城市公共安全韧性评估模型,以此测量城市公共安全韧性水平,并基于调查分析提出了城市公共安全韧性的提升路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高书平通过剖析了城镇居民安全感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得出研究假设,构建相关模型,提出了一个对城镇居民安全感的新的影响因素;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师硕基于一个较为创新的视角,构建了突发事件中政府回应产生的影响路径模型;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陈智从不同于以往研究的视角,将ChatGPT 应用与公共管理领域相结合展开有趣的研究;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博士生郑桂贤基于已有案例,搭建复合灾害中风险沟通的影响路径模型,视角新颖;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李雨谦对城市政府危机学习的个案研究进行了汇报,搭建了城市政府危机学习的结果、影响机制框架;学者们的研究视角新颖,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教授孙卓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张洪谋作为点评人,对以上学者的汇报进行了精辟点评,提出了有深度、有价值的建议。

论坛下半场由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徐扬主持,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围绕论坛主题进行汇报交流。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博士生王中邮以“迈向实证导向的社会韧性研究路径”为主题进行汇报。该研究围绕实证导向下的社区韧性,分别就研究图景、研究桎梏以及研究的路径指向展开论述。通过把握社区韧性研究领域中实证方法的应用变化趋势,进一步推动实证方法在社会韧性研究中的融合应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武佳奇以河南暴雨灾害中“救命文档”为观察切入点,进行了名为“理解重大突发事件自媒体风险沟通——一个整合的解释框架”的研究汇报,该研究通过对“7·20灾害”中的相关一手及二手数据资料进行编码解释,尝试构建应急风险沟通的“主体-议题-机制”分析框架;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刘星辰围绕“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城市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分析与治理研究”进行主旨汇报,该研究在对城市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基础之上,开展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登记评估检验及指标分析,最后提出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公共安全风险治理路径,为增强城市公共安全的维护力提高参考借鉴;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硕士生宋乐以“应急网络视角下应急预案评价与优化研究”进行分享,该研究以海南省海上防台风应急预案为例,使用网络建模与分析方法,通过根据文本构建网络、识别节点、应急预案组织协同分析等相应步骤,识别应急组织间的异质协同结构,并提出了基于应急网络的应急预案评价内容和标准。最后,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张美莲和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游晨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及学术见解,对以上研究生同学相关主题汇报进行深度点评与细致交流。


  • 综合办公室:0898-66279160
  • MPA 办:0898-66292663
  • 教务办:(海甸校区) 0898-66279216
  • 研究生办:0898-66278209
  • (观澜湖校区) 0898-66180899
  • E-mail:manage@hainanu.edu.cn